分类
斐波那契指标

从一名白纸交易者到稳定盈利交易员需要多长时间?

面对上涨行情,已有自己一套交易系统的资深玩家,能信口道出研判形态的各种技术指标,大谈宏观经济到行业现状的基本面,分析了很久后决定买入,最终却扫损出场。纠结过程很痛苦,结果更痛苦。小白满仓杀入,雄心勃勃,自信、乐观、满怀希望,于是越跌越补,但越补越跌,最终“壮烈牺牲”。

为什么很多人交易十几年都做不到稳定盈利呢?

做了多年的交易者,常年稳定亏损,就算是你告诉他正确的操作理念也没有用,因为他亏损的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就像一张白纸,已经被涂黑了,很难回到原来的样子。第二,所谓“学习”,不仅要学,还要练习,一般的交易者,刻苦的去学习新东西,新知识,但是对于练习这一块, 基本上就忽略了, 实践出真知,不练习哪里能找到真正的方法?我们说一个的合格的短线交易员,最少要完成5000个小时的盯盘时间,以及8000笔的短线交易训练,才能学会融会贯通,第三,没有推倒重来的勇气,如果你让他忘掉以前所学的全部知识,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因为那都是些错误的理念,已经禁锢了他的思想,如果想要成功,必须要有空杯思想,随时要放空自己,交易的时间越长,越要明白一个道理, 成功不在于追求,而在于取舍。

一位交易员自述以交易为生的那些日子丨好文必读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从一名白纸交易者到稳定盈利交易员需要多长时间?

  • 交易夜读莱克西
  • 2020-06-05 22:00:02

交易路,不孤独。欢迎来到金十《交易夜读》第2期我是金小糖。

开始之前问大家一个问题:交易了7年和入门仅7天的玩家,有什么区别?

面对上涨行情,已有自己一套交易系统的资深玩家,能信口道出研判形态的各种技术指标,大谈宏观经济到行业现状的基本面,分析了很久后决定买入,最终却扫损出场。纠结过程很痛苦,结果更痛苦。

小白满仓杀入,雄心勃勃,自信、乐观、满怀希望,于是越跌越补,但越补越跌,最终“从一名白纸交易者到稳定盈利交易员需要多长时间? 壮烈牺牲”。

有人调侃,交易无关年资,反正最终都难逃被割的命运。上述两者区别在于,老韭菜可能在被割之前还会挣扎一下;另一个可能就乖乖地跑去镰刀面前,自觉地直直站定。

市场的残酷性有目共睹。唏嘘之余,不仅令人疑惑: 交易圈中,究竟时间投入和资本回报是否根本不存在相关性?

01 机遇+天赋>时间投入?

时间投入,很容易就令人联想到 “10000小时定律 ”。这一个理论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他认为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小白盈利,当中可能存在运气或取巧成分。而金十本周发起了话题《为了交易赚钱你有多努力?》,调查也发现,只有22%认可“足够努力就能在市场上赚钱”

“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可以造就一个交易高手。没有1%的灵感,或天赋,努力总会错付。”

“努力要靠杠杆去放大,才能稳定盈利。努力了就会有交易能力吗?不一定,交易看的是机会、技术、准确判断。努力让我们往聪明的交易者靠近,注意,只是靠近,而努力总是有时间成本的。”

“交易根本不是循序渐进的。“机遇”远比“努力”重要,而交易最重要的是行情,是选择,是趋势。”

“交易是门艺术,不是一门技术。技术可以通过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得到提升,而艺术,更多的靠天赋。”

这些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却强化了市场“充满投机”的标签。毕竟,交易门槛是如此之低,而金钱的诱惑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交易成为了一份令人心驰神往的“金光闪闪”职业,一批批人前仆后继地进场。但我们很快就发现,真正成功的没几个,反倒是一茬一茬韭菜被拔高。

02 仅1%做到长期稳定盈利,秘诀在于.

知名交易员网站Tradeciety曾经发表过一项调查,经他们针对个体交易员的交易记录追踪研究发现,在市场中只有1%的交易员能实现稳定的净盈利(扣除交易费用)。

这一数据揭露了一个赤裸裸的现实:长期稳定盈利的几乎都是交易时限多年(5年或以上)的老手,而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坚持到最后。

美国期货专家、《市场轮廓理论》(Market Profile)的作者施泰美亚总结出一个非常精辟的公式: 交易结果=市场理解*(交易策略+自我认识) 。

市场理解是指理解市场运动原因的主要依据和逻辑;

交易策略具体是指你的交易系统,包括基础知识、分析逻辑、执行标准、做盘纪律、资金管理、情绪管控、优化逻辑七个部分;

自我认识则指交易员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以调节好自己的交易行为。

这三个因素,无一不是建立在长期的内审和钻研的基础上。一个投机者短期的盈亏有一定的偶然性,但长期而言,一个交易者的盈亏一定源于某种内在机制的推动。

从一名白纸交易者到稳定盈利交易员需要多长时间? 03 交易中的“10000小时定律

笔者认为,遵循。但10000小时可能还不足以让你成为一个交易大师。

也就是说,“10000小时”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有数据显示每天开盘和收盘的半小时内交易量最多,假设一名交易员一天从亚盘做到美盘,六个有效交易时间共合计 3小时

一天估计2小时复盘整理或者研究,因此一天交易时间合计在5小时。一年算上52周,一周5个交易日,一年交易时间即1300小时(52*5*5=1300)。最后我们得出, 10000小时大概需要8年

8年时间,你将接触到各种不同环境下的交易。因为在此期间,市场可能已经经历了至少一次的牛熊转换。

查理·芒格说过,他不与四十岁以下的人谈投资,因为年轻人历练太浅,在市场中涉世不深,还不具备与他谈论的基础。有过崩盘和危机的经验,交易员才能更深刻理解经济周期与市场周期的关系。

04 别人的“10000小时”

我们不妨参考以下华尔街专业交易员王坚的一天时间安排,他曾在高盛销售交易部下面的一个子部门Franchise Trading工作过。这些交易员每天和市场联系的时间长达十多个小时,按照这种工作强度,达到10000小时只需2-3年。

6:00,起床,出门前大概看一眼隔夜市场表现。

6:55,参加亚太区股票销售交易部门晨会,时间大概是15分钟,负责不同地区的销售交易人员(sales trader)会总结重要新闻和当天关注事件。

7:30,亚太区的研究销售(research sales)晨会,内容更侧重于个股,尤其是高盛当日新推出报告的行业、个股或近期重点推荐的股票跟进分析。

9:00以前,自由支配和交易准备时间,一般会分为两部分准备。一部分是边听晨会广播边读新闻和研究报告,为接下来的一天做尽量充分的预判准备;另一部分是交易准备,检查确认持仓数据正确,确保风险监测系统、定价系统数据没有问题。

9:00以后一直到中午,亚太地区各大股市会轮流开市,由于业务分工的原因,我的重点在中国市场。

9:30到10点是尤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由于随时可能有机构客户要求任意一个股票的报价,而交易员需要在几秒内给出报价。除了当天盘口情况以外还需要知道相关行业和主要公司的重大事件,比如业绩的公布时间、核心经营数据公布时间、近期行业趋势和公司动向等等。对于一些海外ETF以及ADR产品还需要维护好定价表,以便客户在要求报价时能够迅速给出报价而不报错。

开盘后也需要同时监测套利机会的出现,比如股指期货的升贴水,以及ETF的折价和溢价等等。这部分工作主要是盘前确保数据的正确,盘中时不时扫几眼并不占用过多精力。此外,不定期也会有规模特别大的做市性质的篮子交易。

从9点一直到下午16:15香港股指期货中止交易,都属于交易时间,上面说到的工作都会随时出现。而最关键的时间段主要就是开盘和收盘,以及重大宏观数据(比如GDP、CPI等)公布的前后。除了这几个关键时间段以外,其他时候工作强度相对低一些。

从16:15一直到大概19点下班之前,我的主要工作是和中后台部门对账,保证盈亏计算正确,保证交易簿记无误。

剩下的空闲时间基本上都在自学,包括对于各个行业、公司的理解,以及对宏观经济的理解。大概22点以后看一下美股的开盘,美国核心宏观数据公布,股指、汇率、商品的变动情况,一天的工作差不多就这样结束了。

从一名白纸交易者到稳定盈利交易员需要多长时间?

fans

plus

PLUS会员专享价 现在开通PLUS会员享限时特惠 >>

企业价

重逢价

sam

您购买此商品可享受专属价

广东启胜图书专营店

  • 店铺: 广东启胜图书专营店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315602
  • 商品编码:10045857180911
  • 开本:16开
  • 出版时间:2017-08-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16

品质生活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