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Buy The Dip”比特币逢低买入投资策略
以 2021 年的比特币为例。就在今年年初,比特币的价格翻了一倍。而随着比特币价格继续上涨,修正性下跌幅度显得相对较小,基本维持在 18% 至 31% 之间。然而,当比特币的价格达到 6.4 万美元之后,2021 年夏天发生了一次大崩盘,修正幅度达到 55%——这次崩盘是对加密货币市场采用逢低买入策略的一次最大挑战。也许,你会在下跌20% 的时候就选择买入,结果却发现加密货币市场最终暴跌了 50% 以上。 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在加密货币发展初期,逢低买入仅仅就是让他们获得更多的代币而已。如果价格急剧上涨,那么他们拥有的代币可能会带来足以改变生活的财富。
比特币下跌是如何发生的?
比特币价格下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不稳定的政策、监管措施和社区影响。举个例子,如果全球经济发生剧烈变化就会推动投资人远离比特币。另外在 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全球商业行为放缓,导致企业和经济活动陷入停顿,由于每个人都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存有疑虑,因此会选择抛售资产或撤回投资。
此外,政策行为也可能会造成短期下跌。 2021 年,国内禁止比特币矿工运营并将比特币挖矿行为定为非法活动,此举让大多数比特币节点被迫关闭或不得不将挖矿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地区,由于验证交易的节点突然较少,引发比特币网络安全性急剧下降。
有时,资产会通过超买行为来巩固其先前的收益。交易者可以将技术指标应用于价格图表,以确定技术价格修正是否即将展开,一种常用的技术工具是看跌背离( bearish divergence,如下图所示)。
让我们看看 2021 年 4 月发生的情况,当时比特币开始冲高并表现出技术价格差异,即不断形成越来越高的价格高点,而相对强弱指数(RSI)指标则显示在较低的水平。特别是在价格长期上升趋势之后,这种 RSI 背离意味着潜在的价格调整可能会展开。对于尝试进行逢低买入的交易者而言,如果看到这个信号出现,其实可以选择等待“更便宜的价格”再进行购买。
“逢低买入”对其他加密货币有用吗?
对于某些加密货币来说,其实也可以尝试使用逢低买入的投资策略。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加密货币都适合这种投资策略,我们可以把“瞄准镜”逢低買入是一個好的投資策略嗎? 放在一些市值足够大的加密货币上,比如市值排名前 20 的加密货币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换句话说,这些加密货币……可能是你尝试应用逢低买入投资策略的“候选标的”。为什么要选择市值较大的加密货币呢?这是因为市值较大意味着有足够多的买家和卖家相互平衡,以便在看出更大的价格变化趋势。
“接飞刀”vs.“逢低买入”:差异在哪里?
与“逢低买入”相对的是“接飞刀”,即 “Catch a Falling Knife”。交易者往往使用“飞刀”的比喻来形容市场出现大面积崩盘,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往往不会快速反弹。假如一把刀从最高点坠落,此时你伸出手试图抓住它,结果可想而知——你可能会被严重割伤,虽然你也有可能在不伤手的情况下接住这把飞刀,但你愿意冒险吗?
这其实就是市场崩盘时的真实写照,在这个时候,交易者会看到非常低的价格价格,当然,你可以在预期反弹的情况下选择买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市场反弹的时间可能不会如你所想的那么短,有时甚至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想想 2018 年的市场状况吧,相信许多加密投资者还记忆犹新,因为当时加密熊市联系持续了 11 个月,市场更是暴跌了 85%。
逢低买入:一个例子
第二个是使用诸如 RSI 之类的振荡指标来帮助识别市场拐点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为 2021 年 1 月至 4 月的比特币价格走势绘制一条支撑趋势线。你会发现,比特币价格多次跌至趋势线附近时,其实就是买入机会。需要注意的是,趋势线不会永远站稳脚跟,当趋势线被突破时,意味着市场将会出现一个更大的修正,甚至可能会崩盘。
逢低买入的另一种常见策略是等待盘中分析图表上出现超卖震荡指标,当比特币在日线图上处于强劲上升趋势时,你可以向下滚动到 4 小时区间图并添加一个振荡器(oscillator)指标,如相对强弱指数 RSI。
比特币“逢低買入是一個好的投資策略嗎? 逢低买入”投资策略真的有效吗?
在传统金融市场里,常说的平均成本法( dollar cost averaging )是指定期用固定金额购买股票或基金等投资产品,目的是避免把一笔资金在高位时投资, 买入了昂贵的产品而暂时蒙受损失。而在加密市场里,这种方式基本操作没有太大区别,比如你可以在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固定购买 500 美元的比特币。
“逢低买入”投资策略风险
最后还要关注一点,即:加密货币价格波动性。举个例子,你需要判断,比特币是否只是在经历小幅下跌,还是更大价格崩盘的开始。如果是后者,那么在崩盘时过早买入将使交易者蒙受巨大损失——要知道,在过去十年中,比特币价格修正幅度超过 75% 的情况并不少见。
总结
如今,“逢低买入”投资策略已经成为投资者常用的“流行口号”,比如萨尔瓦多总统Bukele、 MicroStrategy首席执行官Michael Saylor就经常把这个词挂在嘴边。但就其本身而言,逢低买入并不是一种赚钱策略。
逢跌买入和普通定投的比较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中也做过类似的测算,他写道“如果在这52年期间(1940-1992),每年的1月31日都定期定额追加1000美元,52年后,你所投资的52000美元将会增值到3,554,227美元。如果你够有勇气,可以在每次股市下跌超过10%后,再追加1,000美元。这52年中股市下跌10% 以上共有31次,这样加上每年年初投资的1,000美元,你的总投资为83, 000美元,经过52年后会增值到6,295,000美元。”这意味着当大多数投资者因市场回调吓得纷纷卖出股票时,如果再追加投资,就可能会得到更加丰厚的回报。